2024年9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我院喜获三项年度项目。
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研究简介
1. 荷兰驻广州商馆档案再整理与研究 (1729—1826)
刘勇教授
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必赢优惠大厅/南洋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以中荷关系史为专长。近年来,围绕中荷关系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荷兰博睿(Brill)出版社等单位出版中英文专著 3 部,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澳门研究》及其他刊物发表论文 10 多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2024)、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2016)、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青年奖(2016)及著作二等奖(2023)各1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拥有较深的学术积累并具备完成重要科研项目的能力。
本课题以1952年版商馆档案及其 1972年版编目、《荷印公司档案》《东印度贸易和资产事务委员会档案》《亚洲资产和机构理事会档案》《殖民地部档案》为主要研究对象。既专注于档案的挖掘与整理,也侧重于历史背景与个案研究,力图还原中荷交流的更多历史细节,并通过译注关键卷宗,客观准确地诠释档案所载信息,从而深化对中荷关系以及广州口岸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
2. 东南亚华族博物馆营建与族群意识演变研究
刘计峰副教授
必赢优惠大厅/南洋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哲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问学者。学术兴趣为东南亚的族群与国族建设、海外华人等。长期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开展实地研究。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学术文章刊于国内外重要刊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福建省社科基金、全国侨联等多项课题。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2019年)。
本课题以博物馆为切入点,聚焦于东南亚华族如何在住在国的国族框架下建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及他们如何重新表述与中国的关系。具体而言,华族如何借助作为“物”的博物馆来建构历史记忆,形塑族群身份,而博物馆又如何反作用于族群意识构建,从而实现“人”与“物”的互塑。本课题将丰富关于东南亚的民族志研究,同时对话中国民族学关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
3.战后美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尹楠楠特任助理研究员
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必赢优惠大厅/南洋研究院特任助理研究员、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兼任浙江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获得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资助。博士学位论文重点研究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体制中科学政策的演进脉络和政策进路:通过将科学政策置于美国国家安全体制的政策场域中进行系统性考察,全面追溯从杜鲁门政府到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科学政策的发展演变轨迹,探究国家安全体制的演进变化如何影响科学政策发展进程。目前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9篇为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1 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全文转载。
本课题重点探究美国政府如何利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推动美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发展。本课题不局限于对单独创新主体或创新网络的专题性研究,而是将科技创新视为某种系统性国家体系,力图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美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架构、运转机制、构成要素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呈现出来。
文/学院科研口